首页
品牌故事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城市案例
项目合作
研发创新
联系我们
垃圾分类,深圳发展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1-10-12 15:35 被阅览数:次 作者:江苏猫先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近两年,垃圾分类逐渐成为各个城市管理的重点工作,也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了一年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果?又有哪些问题亟需解决呢?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仅供示意
在过去的一年里,深圳市共有4017个小区、1715个城中村建立了“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的模式。180余名志愿讲师进入校园进行垃圾分类教育,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使得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了98%,成就喜人。并突出表现在链条、习惯、标准、体系这四环。深圳基本建成全链条垃圾分类体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
除此以外,在政策上,深圳先后出台了1个政府规章、3个地方标准和7个规范性文件来构成完备的标准规范体系。形成了公众教育、社会宣传、学校教育、家庭指引、现场督导等于一体的宣传督导体系,以及配套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激励体系。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仅供示意
这一系列的成就使得深圳在垃圾分类上走在全国前列,“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的模式还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垃圾分类”俨然成为深圳新的城市名片。但是深圳的垃圾分类并不是尽善尽美的,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垃圾分类的根本目标是减少垃圾总量,所以在垃圾分类的施行上,深圳仍有着“教育缺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仅供示意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垃圾分类的家庭教育不可缺失。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合力教育下,才能让下一代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而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市区内外发展不均衡、居民区和办公区发展不均衡、城中村和社区发展不均衡等。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仅供示意
在第七场《委员议事厅》会议中,各位发言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的诸多建议。从立法、教育、科技、多方参与等方面为垃圾分类建言献策。在多方的共同地建设下,相信深圳“垃圾分类”的名片会历久弥新。
上一篇:
垃圾分类的第一次
下一篇:
"双碳"目标,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方向
咨询电话
13991809967
服务邮箱
service@myhuazhan.com
品牌故事
公司资讯
优秀案例
企业资质
企业文化
公司简介
解决方案
示范小区
数字监管
主题广场
宣教中心
产品中心
分类收集点
智能回收站
软件产品
智能硬件
宣导用品
研发创新
工业设计
物联网
人工智能
研究院
项目合作
城市项目
采购投标
联系我们
南京公司
微信视频号
抖音企业号
合作咨询
*
*
*
同一手机号每天最多只能提交一次,不可重复提交。
*
直接微信扫码添加咨询
ag真人注册